![](http://a.nync.com/.jpg!40)
![](http://img.nync.com/u/2019/05/21/b328b8d4_l.jpg)
中国“女版巴菲特”,30岁身价百亿,马云曾“三顾茅庐”请她出山
2020-01-21
“20岁MIT三个学位,30岁身价百亿,她是站在’马云背后的女人‘。”
人的一生,最大的一个产品就是自己。经营自己,和打造一款产品一样。
目标明确,付出足够的努力,一定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收获!
抓住痛点,把关键细节做透,就有机会成为真正的爆品!
三分天注定,市场就在那里;七分靠打拼,风口不是等来的,也不追来的,是需要主动去抓的。
Papi酱一直以“集美貌于才华与一身的女子”的称号为大家所熟知,不可否认,现在越来越多的女生不仅有美貌,还有才华。
比如,那个站在“马云背后的女人”,云锋基金董事总经理李颖。在为数不多的媒体报道里,大家纷纷称赞,她极其美丽,美貌不输范冰冰,而且是“天赋型学霸”。
如今她40岁,是身价逾百亿的女强人,名下别墅、豪车多不胜数。
她的感情问题也一直为大家所关注,当被外界问起择偶标准时,她随口说出了7个字“不要打扰我工作”。可见,其内心之强大,做事果断,雷厉风行,才能让她一路上披荆斩棘,获得今天的成就。
她3年时间拿到MIT两个学士学位和一个硕士学位、24岁成为UT斯达康副总、30岁成为云锋基金董事总经理。
李颖今天所获得的一切,都来源于父母对她严格的教育,不过她自己骨子里也有一股执着的劲儿。她知道,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就要付出足够的努力。
1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熟悉她的人,都称呼她为“赶时间的女子”。
李颖祖籍广东梅县,由于父母工作的缘故,她从小在深圳长大,一直到初中二年级。那时候,她的父母先于她移居美国,希望她也去美国念书,但年少的她对陌生的环境有些许抗拒,尤其是换一个国度生活,所以与父母达成协议:“如果到美国之后能初中跳一级,就去”。
她从小就知道,“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就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
事实上,她优异的学习成绩,如果不转学去美国,在国内的初中也可以顺利跳级。因此,她希望在美国的初中也能得到相同的待遇,结果她做到了。她在美国只上了半年初中,然后是高中,大学。
进入大学之前,李颖收到很多学校的offer,包括MIT(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她在前面两个大学之间犹豫不决,最后才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我希望大学的时候学习理科,打好基础,如果继续深造的话,再考虑去耶鲁或哈佛这样的学校学习文科”。
平常人在麻省拿到两个学士学位和一个硕士学位,大概需要5-6年,她是如何把时间缩短到3年的呢?她说,“在麻省有一句老话:学业、睡眠和社交圈,你只能选择两样(At MIT,you have to pick two:work,sleep,or a social life),我选择了牺牲睡眠。”
这听起来似乎很轻松,但只有做起来的时候,才知道有多艰难。当别人在玩的时候,她在写作业、赶报告。
“上网、写作业成了我那时候的生活常态”,她说道。上网只是为了去下载课程内容和作业要求,她称自己很少去课堂,几乎都是通过校园网的课程资源自学完成了许多学分。“倒是参加了很多学院开的辅导班,受益良多”。
所以即使在美国生活多年,但她的大学节奏其实还像是一般的中国学生,李颖承认了这一点,“我骨子里是很中国的”。
就这样,20岁离开大学校园的时候,她身上带着3个学位:计算机科学学士、经济学学士和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硕士。接着,她顺利进入了许多毕业生梦寐以求的麦肯锡。
在所有人都认为她会在麦肯锡待很久的时候,她却更加“不安分”起来,她说她怕一成不变的生活会让她过的安逸。更何况,李颖梦寐以求的生活是创业,她希望有一天能够组建自己的Dream Team。
2
创业前“夜”
进入麦肯锡后不久,她以“惊人”的速度转换着工作平台,10年里先后在四家知名投资公司任职,每家公司只平均待了两年半的时间,她似乎一直在“赶”,赶着去一个又一个的目的地。
毕业的时候,她刚20岁。进入公司的硅谷分公司担任管理咨询顾问工作后,她发现周围全是一群五六十岁的“老头”。“所以我买了很多黑色、深蓝色的衣服,希望自己看起来越老越好,至少要30岁”,她说。
有一次,她的导师Chris,麦肯锡一位资深的合伙人问她:“你真正想做什么?”李颖回答:“找一个团队自己创业。”
是的:很支持李颖的想法,同时也分析了一下形势。“以麦肯锡为例,如果是要做到合伙人级别的,很少是大学一毕业(而且没念过MBA)就能胜任的,一般是在企业做了很多年之后才转型过来,不然,你连与跨国公司的高层对话都没有底气;还有一条路就是在麦肯锡待几年,然后到其他地方工作几年,再回来当合伙人”。Chris建议她早点出去,“你在一个地方待得久了,会舒服得不想离开,再加上以后有了家庭,就更不想动了。”是这番话让李颖开始谋划自己的将来。这时,Ikanos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贝赫兹·雷兹瓦尼(Behrooz Rezvani)听说了她的打算,并找到了她。
雷兹瓦尼很直接地说,“我建议你先到一个创业公司工作,去感受和锻炼一下。如果自己完完全全去创业的话,和现在的工作状态截然不同,在没有找到梦想的团队之前,最好不要那么快。”雷兹瓦尼其实是想把李颖挖到自己刚刚初步成型的公司。
他成功了,李颖加入了Ikanos,担任市场及营销总监,并同时代表公司出任IEEE 802.3ah的副总编,她说服中国前三大电信设备厂商采用公司的VDSL宽带产品,与台湾的四强ODM代工厂签订独家合作协议,并帮助公司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在开拓中国业务的时候,李颖认识了当时UT斯达康的老板周尚宁。
后来,她受邀担任UT斯达康IPTV事业部的副总经理。任职期间,她负责管理产品规划、市场推广、供应链等业务,发展与内容供应商、广电运营商和政府部门等伙伴的合作关系,并建立和运营支撑30多个省份的全国市场服务体系。
2006年初,由于UT内部的一些矛盾激化,李颖回到美国,加入KPCB,成为公司最年轻的全球合伙人。
当时,正值公司积极开拓中国业务,李颖成了主力军,负责KPCB中国公司的筹建战略及股权投资,并深入协助全球已投资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如即将上市的中国最大地图信息服务商高德软件和已成功登陆创业板的安全软件公司启明星辰,并深入协助全球已投资公司在中国的业务。
这一步步走来,李颖身上关于创业的激情始终没有磨灭,而每个公司的经历都适当地为她补充了创业者该有的养分。
所以,当马云在硅谷找到李颖的时候,她觉得时机到了。她明白,“很多事情还是不能操之过急,积累、沉淀,在合适的机会做适合的事情。”
当年马云需要一名复合型人才,而李颖刚好是这类型人才里面的佼佼者,所以一下子被马云看中了。
3
马云“三顾茅庐”,她不负众望
具有“超强豪华阵容”的云锋基金成立于2010年4月,而云锋基金的“云锋”二字正是取自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两人的名字。
除此两人外,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银泰投资董事长沈国军、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兼CEO江南春、深圳迈瑞医疗董事长徐航、七匹狼创始人周少雄、九阳股份董事长王旭宁等10多位成功企业家都是基金的发起人。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云锋基金总部设在上海,并在香港、北京、杭州等多个内地城市设分支机构。
而李颖因为其完美的个人履历、出众的能力和丰富的资源,让马云不惜三次飞赴硅谷,上演了一个现代版的“三顾茅庐”。
最后一次去硅谷的时候,马云大声说道:“我们投公司的时候,如果这个公司云锋基金不能给他们带来价值,我们就不会投。”此话一出,惊得李颖说不出话来,这和她以往在投行的理念完全不同。
最终她思考后,认为是时候可以独当一面了。随即,她决定出任云锋基金董事总经理,负责云锋基金在高科技、新能源、文化产业、消费服务等领域的投资。
从此,她的头顶又多了一个光环:“马云的幕后操盘手”。
在她的带领下,云锋基金首期规模高达100亿,一路扩张后发展到数百亿,这意味着李颖手上有着一笔巨款。
这些年,她也不负众望。她投资了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圆通快递、全峰快递、华谊兄弟、大麦、搜狗、华大基因、韩都衣舍等明星项目,成绩相当亮眼。
公开资料显示,云锋基金投资回报远超行业均值。在云锋一期基金中,投出37.3亿元,回收高达160.8亿,净赚120多亿。所以,李颖在圈子里又得到了另一个称呼——女版巴菲特。
2019年11月,云锋基金成立九年来首次对外披露自己的投资回报率:资金管理规模成长60余倍,基金平均年回报率(IRR)高达30%。
有如此大的成就,李颖却极其的低调,几乎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所以除了工作之外,她的信息外界鲜为人知。
当问及李颖她有没有计划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发展?经过历练的她,已经不那么看重时间了,“以前老是在乎几岁毕业,当最年轻的什么什么,现在觉得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她说,“我在硅谷看到所谓的最年轻的副总裁,二十几岁就做到副总裁,但是他就一直在那个位置上,没办法再往上升。”所以她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在投资领域,她的偶像是巴菲特,还有她在KPCB的老板John Doerr。“我希望自己三、四十年后还能像他们一样活跃在投资领域”,她说。
可见,做投资是她足够热爱的事业,因为热爱,所以格外愿意付出。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复杂和动荡的世界;
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
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
得合伙人,得天下!
万科总裁郁亮说,雇佣时代已经过去
合伙人时代已经到来!
把核心员工变为合伙人后,奇迹出现了!
华为,为什么能从4万元发展为1000多亿美元,成为世界500强?因为他在90年代就开始实行全员持股合伙人模式,开始与客户在全国建立合资公司!
韩都衣舍,2008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连续10年在互联网服装品牌排名第一名,业绩突破20亿。
旭辉地产,2012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连续6年业绩保持70%增长,成为地产行业超级黑马。
爱尔眼科,2014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5年成为眼科连锁医疗第一名,市值达到800亿。
碧桂园,2014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3年成为中国地产第一名,业绩突破5000亿。
合伙人时代:以华为、阿里、碧桂园、旭辉地产、海尔、韩都衣舍,爱尔眼科为代表的著名企业纷纷导入“利益共享”为核心的合伙人制度,越来越多中小型企业纷纷导入合伙人管理模式,培养核心人才,与公司形成利益、事业、命运共同体!
不是你要不要用合伙人管理模式,而是时代已经选择了合伙人管理模式!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权,如同埋下地雷!
【误区一】按出资比例来分配股权
在过去,如果公司启动资金是100万,出资70万的股东即便不参与创业,占股70%是常识;在现在,只出钱不干活的股东“掏大钱、占小股”已经成为常识。在过去,股东分股权的核心甚至唯一依据是“出多少钱”, 「钱」是最大变量。在现在,「人」是股权分配的最大变量。
【误区二】平分股权
据调查,企业股权结构易产生纠纷的3大情形:
企业的创始人与股东的股份比例为:1/3、1/3、1/3的占12%
企业的创始人与股东的股份比例为:50%、50%的占17%
企业的创始人与股东的股份比例为:40%、30%、30%的占16%
从公司创始开始,“丑话”应该说在前面。如果是五个好兄弟的话,股份就平分,每个人20%。看起来好像很公平,但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其实并不公平。这种平分股份的方法从一开始就种下了分歧的种子。有能力的人会想:我比他们都能干,但为什么股份和大家一样?没能力的人可能会想:我可以混日子,吃这份股权。如果处理不好,这种矛盾会爆发出来,会导致公司崩盘。
伙人股权战争最大的导火索之一,是完全没有退出机制。比如,有的合伙人早期出资5万,持有公司30%股权。干满6个月就由于与团队不和主动离职了,或由于不胜任、健康原因或家庭变故等被动离职了。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权,失去市场机会!
15年前,马云如何锁定18罗汉,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话?因为他一创业就有高人为他做清晰的股权规划及股权激励设计!
马云上市的事件告诉我们:
股权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
股权可以留住人才(18罗汉)
股权可以融资(孙正义)
股权可以打市场(与雅虎合作)
股权设计控股(马云不到10%控制公司)
股权激励的作用:
1、规范员工行为、提高企业凝聚力;
2、解放老板、业绩倍增;
3、平衡股东关系、功臣退出机制;
4、人才战略梯队、吸引同行人才。
企业有5条生命线条线:
1、67%老板有完全控制权;
2、51%老板有相对控制权;
3、34%老板有一票否决权;
4、20%界定同业竞争权利;
5、10%可以申请 解散公司。
企业家不懂股权筹划,将面临8大痛苦问题:
1.哥们变仇人;
2.同床异梦,同室操戈;
3.养大儿子叫别人爹 小肥羊管肯德基 叫爹;
4.竞争对手挖墙脚;
5.团队工作效率低下;
6.错过合作机会.失去融资功能;
7.影响上市大计;
8.再好的项目都做不大。
企业如何进行股权控制:
马云持股7.4%却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却能手握大权。股权是企业的命脉,是老板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企业一开始就决定了结束!
为了帮助更多企业家朋友在经营企业过程中少走弯路,传授企业新思维与新方法,让企业永远前行!今晚与您分享《股权赢天下》专题课程。